主讲人:冯宝杰研究员,禹习谦研究员,中科院物理所
时 间:2018年11月22日19:00-21:00
地 点:威廉希尔A栋335学术报告厅
联系人:冯页新
“严济慈班”物理学前沿讲座
讲座摘要:
(一)在过去的十几年中,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吸引了人们的高度关注。这些二维材料的出现使得纳米器件的特征尺寸降低到了原子尺度。在这次报告中,我将介绍两种新型的二维单原子层材料:硅烯(单原子层硅)和硼烯(单原子层硼)。我们利用分子束外延,在国际上率先制备出了这两种二维材料。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和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等手段,我们对这两种材料的基础物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。我们的研究对于这些材料纳米器件中的应用至关重要。
(二)锂离子电池是具有兼具高能量密度、高功率密度、长循环寿命等特性的综合性能最好的二次电池,在电动汽车,大规模储能,智能电网等方面有重要应用。本报告将主要介绍锂离子电池的发展、研究动态以及未来锂电池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科学与技术问题。
主讲人简介:
冯宝杰,中科院物理所特聘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2005年至2009年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;2009年至2015年在中科院物理所硕博连读;2013年至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作访问学者;2015年至2017年在日本东京大学物性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;2017年至2018年在日本广岛大学放射光科学研究中心担任助理教授;2018年9月加入中科院物理所。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量子材料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和调控;拓扑材料的物性研究;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材料的电子自旋结构;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/扫描隧道谱的物性研究与调控;材料的超快动力学性质等。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文章10余篇,文章总引用次数超过2000。
禹习谦,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2001年至2005年在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,2005年至2010年在中科院物理所硕博连读。2010年至2013年在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,2013年至2016年4月为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助理研究员,2016年4月加入中科院物理所E01组工作,2018年获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。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与固态锂电池材料设计;二次电池材料与器件先进表征;锂电池失效分析与逆向分析。在多个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合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,IF>10论文50余篇,引用6000余次,H因子42。
欢迎本科生、研究生和教师参加!